此生第一站

何录江

 《大理文化》19932月号

 

一九九二年七月五日傍晚,北京德国驻华大使馆门口,威严的门卫堵住一个急冲冲的小伙子。他操着不易使人听懂的普通话,面红耳赤,连比带划地要求会见这里的文化处的负责官员。他说他是受德国大使馆的邀请,好不容易搭乘最后航班赶到首都的。看了看这半土半洋的模样,又听听这半通不通的普通话,门卫们有的笑了。

他叫何录中,来自云南省剑川县甸南乡农村里土生土长的白族学生,现在在这个县的一中学读高一。他爸爸是中学已退休的英语教师。因为教学业务上的关系,曾交了一些外国朋友,这些朋友也经常给他寄一些外文书刊。在爸爸的影响下,何录中对外语有着特殊的爱好。去年四月,他在一份由德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交流处主办发行的德中友好刊物《德中论坛》上看到一则“德国统一大奖赛测试。他的求知欲被点燃了。在父亲和大理医学院任教的哥哥的鼓励下,他抱着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和碰碰运气的想法,到处查阅资料,认真解答了全部题目并付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他在信中说:“东西德的统一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人民的愿望。我也天天希望我的祖国早日统一。香港和澳门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还说,他将发奋学习,争取日后报考德国语言系,为德中俩国人民德友好作贡献。最后还别出心裁地动手绘制了一幅统一后德德国地图和中国地图,并在下面写到:“和平友谊是中德两国人民德心声。

信寄出后,他并没有什么希望,碰碰运气而已。他素来没碰过什么好运,只是在给哥哥的信中说:“这次参阅资料使我增长德不少知识。我觉得我从憎恨希特勒德国转变成喜爱德国了。明年毕业时我也要学外语。不过,我不像你和爸爸,我要报考德国语。我要到德国去深造。”

事情的结局,正如何录中有自知之明预料的那样,他的确没有运气中头等奖。但是,五月初的一天,鸿雁同时给剑川一中校领导和何录中捎来了德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史丹泽博士用德中两国文字书写的公函。大意是这样说的:“贵校学生何录中是《德中论坛》杂志的热心读者。他参加了我们举办的大奖赛证明了他对德国很了解。很遗憾他没有抽中头奖。但大使馆同样很乐意推荐他参加给外国青少年举办的去德国访问团。”这封信在平静的校园里荡起里层层涟漪。校领导被这突如其来的公函搞得莫名其妙。先把何录中叫去细细询问后又审阅了部分《德中论坛》杂志,召开专会研究讨论,并向教育局作了汇报。副县长李祖荫很支持这件很少遇到的事,他说:我们白族中学生应邀出国参观访问是好事,一定要支持。

五月初,何录中收到大使馆新闻处主任吕林的正式邀请书:“我高兴地通知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邀请您前往德国进行考察访问,这是一次为青少年组织的旅行。其目的是为了让您了解德国的情况,特别是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

在各部门的热情支持下,何录中语于六月中旬顺利的拿到了出国护照,并按照要求及时寄给了吕林去签证。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一直忙到七月五日下午才急匆匆地赶到北京大使馆时,离飞机起飞的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了。

七月六日早晨,何录中和另一名选自四川成都的中学生白文琳在大使馆人员的带领下,登机开始了德国之旅。

在参观考察期间,德国国际文化交流处专门给这两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小客人派了一位名叫彼得的翻译导游。他除了风趣幽默的给他们翻译介绍德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外,一路上还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他们的第一站是德国最大的城市法兰克福。对于何录中这个以前连省城昆明都没有去过的农村青年来说,法兰克福这座名城简直新奇得不可思议。他只知道飞机在绿茵丛中得宽阔跑道上降落后,慢慢靠近周围停着机群的两个园型建筑物之一,打开舱门一夸出去,还没见到天空,看看机场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了。就在这儿,他们见到了在此迎接他们的翻译彼得先生。这位中国普通话讲的流利的德国青年以前接待过的几乎都是些中国有一定名望的专家学者或有一定地位的官员。这次接待的客人却是意料之外的两个“小鬼,他感到格外地新奇。

当天晚上,正当何录中要休息的时候,他房间里的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了他能听懂的几句简易的英语:“Are you Mr He’s son, from Yunnan of China? (请问您是不是来自云南何老师的儿子?)何录中立即用英语回答: “Yes, I am.”(是,我就是。)可是接着讲下去的他就不全懂了。何录中说了声(请稍等片刻)然后,他立刻敲醒了住在隔壁间里的彼得先生。原来那电话是来自几百公里以外叫乌尓姆的城市。发话人是他爸爸在伦敦学习时的同班同学格蒂女士。她事先只知道何录中七月初要到德国,其它情况不很清楚。不过有一条她是可以肯定下来的。那就是法兰克福是外国来宾必游之地。于是她就从七月二日起,每天下午定时分别给各大宾馆打两三次询问情况,一直找到这家宾馆。第二天她和她丈夫开着车来见何录中。格蒂女士用当地的习俗紧紧拥抱了何录中,这使他怪不好意思的。虽然何录中讲的是:“动作英语”(边讲边比),但对方也能理解。他询问了他爸爸的一些近况,又嘱咐他好好学习,还告诉他在德国观光中要注意的事项,面对这样一个关心中国,对中国人民怀有深情厚意的德国妇女,何录中控制不住深受感动的泪水。

那以后的几天里,彼得先生带领小何和小白访问里德国最有影响的大报之一《法兰克福汇报》,参观了这家报社的编辑制版等程序。他们还参观了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维拉化妆品公司。 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哈格特先生对中国的改革非常赞赏。他说:“只要继续改革开放,中国的确大有希望。”他还说公司已经在天津开了分公司,效益也还不错。在波恩联邦德国新闻局参观时,亚洲事物处主任约好约汉尼斯先生特意送给他们两本汉语版《社会市场经济》一书。他说,他早就听说中国的大理风光很美,明年去亲眼看看。在汉堡参观完繁忙的汉堡港口,浏览了设施齐备品种繁多的商业大厦之后,他们来到了《德中论坛》编辑部。在拜会弗瑞茨主编时何录中送上了一幅自己绘制好的一幅画,画面上是中国和德国间架着一座“友谊之桥”。这桥不是用砖木结构建造,而是一本本《德中论坛》建成的。弗瑞茨极为高兴,连声说:“构思有特色,很好很好。这正是我们办这份杂志的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展德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在巴伐利亚,他们来到了欧洲著名的巴伐利亚电影城。这座电影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来参观或拍电影。由于事先接到了通知,电影城主管接待外宾的负责人专门为他们三人另派了个导游。从这五光十色的电影迷宫里出来后,何录中才知道那些电影上惊心动魄的情节场面是怎么拍出来的。

何录中和同伴还参观拜访了德国的许多学校,比如海德堡大学、柏林科技大学、达乔中学等,耳闻目睹了德国的教育情况,深深感到德国之所以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这样迅速发展与它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分不开。在达乔中学,两个中国中学生和德国的中学生一起上了数学课和英语课。在英语课上,老师要求他们当堂写一篇关于两个中学生来访的作文。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知道中国是东方的一个古老国家,但我对他们知道的太少。我要是也能到那儿参观访问,和他们一起上英语课该有多好啊!”

七月十六日,他们来到了柏林市。在这儿,那座阻隔东西德人民的“柏林墙”早就不复存在了。那墙上的石块和混凝土块大大小小被收到商店里标上价来拍卖。何录中也花了两马克(约人民币7元)买了核桃大的一小块作为纪念。

晚上,彼得先生把他们领到了一个叫茨尓姆的柏林市民家中。他两以为主人很可能是彼得先生的朋友。趁此团的机会顺便去聊聊。可是主人接待的那种盛情使何录中和他的同伴吓了一跳。交谈片刻,快到主人正式领客人入座就餐时才发现这又是另一次专为他们安排的场面。原来,不久前的四月底大理三月街期间,茨尓姆夫妇来到大理旅游观光,他们被苍山洱海的秀丽景色深深吸引住了。他们流连忘返,对大理的风光和白族人民的好客等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茨尓姆在一次国际商务考察活动中偶尔听说德国驻华大使馆在大理某地邀请了一个男青年去德国参观访问。于是他们就写信直投大使馆,要求有机会安排这名中学生到他家做客。就这样,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处的安排,“茨尓姆家做客”就成了何录中日程单上的一项活动。

在海德堡风景如画的诺伊斯坦茵宫,他们与在海德堡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的中国留学生马文东不期而遇。异国相见,分外亲热。当谈到德国虽然是大工业国,但到处都是葱绿覆盖显得山清水秀时,马文东介绍说,德国是最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汽车上都装有减少污气的装备,有些工厂宁可使生产设备落后一步也要先装上先进的除污设施。他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次他们几个伙伴帮助房东刷漆,刷完后顺手把剩余的油漆底子倒在旁边的河里,把桶也丢到河里,没想到不一会就有专人来追查质问他们为什么破坏环境,并去当地的环保单位去告状。最后被罚款。可见德国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法兰克福的夜市,科隆的大教堂,慕尼黑的阿尓卑斯山风光、汉堡港口的繁花,莱茵河宽敞的河畔,这些异国景色,使何录中陶醉,也使他深切感受到德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统一的拳拳之心。在东柏林一家餐馆里,一个医生说:“我们喜欢统一。统一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我很早就希望统一。”在一个火车站,一位老太太告诉他们:“我虽然老了,但国家统一,我很高兴,因为新一代青年人将会有一个比以前更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他们将感到生活幸福。”

转眼之间,十四天的异国之行结束了。十四天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瞬间。然而,它却在一个中国云南普通白族中学生心中刻下了永久的记忆。何录中回到大理后给史丹泽博士的感谢信中说:“在这次活动中,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德国和德国人民的了解。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站,它将促进我更加刻苦努力学习,去攀登下一站高峰。”